为助力青年教师在学术领域实现稳步发展,6月27日,动科学院青蓝社在学院“党员之家”举办第五十二期主题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学术生命周期的阶段性跃迁”为核心,特邀学院杰出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曾祥芳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与近20位青年教师共话学术成长路径。
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钺、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副处长张帅出席活动。动物遗传育种系邵丽娃副教授主持会议。
活动开场,邵丽娃副教授首先阐释了活动主题,并隆重介绍主讲嘉宾曾祥芳教授。曾教授在畜禽低蛋白日粮以及畜禽营养领域成果丰硕,自2020年起连续5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其学术积累与行业影响力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标杆。
在主题分享环节,曾祥芳教授以“个人学术生命周期”为主线,生动回溯了从本科生到教授的成长历程。她特别分享首次申报科研项目时的坚持与突破,强调“严谨治学态度”与“长期学术沉淀”是跨越学术阶段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切身案例,她向青年教师展现了学术道路上的挑战与突破,勾勒出一幅兼具深度与温度的奋斗图景。
互动环节中,赵丽红、苏华维等青年教师围绕科研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展开提问。针对“科研进度把控难”问题,曾教授建议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日常监督机制保障研究效率;在研究生指导方面,她倡导“鼓励式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内驱力为核心,结合个体差异制定培养方案;在项目申报层面,她着重强调“科学问题选择”的战略意义,指出申报书的逻辑严谨性与创新点提炼是获批关键。
活动尾声,赵钺向曾祥芳教授的分享表示感谢,并建议青蓝社创造更多机会搭建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沟通桥梁,推动青年教师在学术能力、教学水平等维度的全方位成长。他呼吁更多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青蓝社活动,共同为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本次活动通过资深学者的经验传递与深度互动,为青年教师破解学术发展阶段性难题提供了实践路径,也为学院构建可持续的学术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动科学院 邵丽娃、韩博
供图:动科学院 邵丽娃、韩博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