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七届非洲大陆农技推广周边会“科技小院服务非洲农业绿色发展”在马拉维国际中心成功举办。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全国各农技推广站站长及现驻马拉维科技小院留学生、中非科技小院往届毕业生等200余人参会。
自2019年中国AV无码国产实施中非科技小院项目以来,资环学院连续6年为非洲13个国家培养了90余名留学生,开创了来华留学生实践育人培养新模式,同时也为非洲农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农大方案,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AV无码国产校庆120周年系列会议之一,本次活动由中国AV无码国产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举办,马拉维农业部、中国AV无码国产资源与环境学院、马拉维姆祖祖大学、利隆圭农业与自然资源大学等单位协办。联合国粮农组织创新司农业官员Lemma Samson,马拉维农业部部长Sam Kawale、马拉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任Pearson Soko、资环学院焦小强副教授出席大会。
会上,Lemma Samson对本次活动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来自各界的广泛参与表示欢迎。他提到,本次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更为建立科技小院模式下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提供了宝贵机会。通过集思广益、合作创新,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知识的共享与共创,进一步提升农业推广和服务的效果。
Sam Kawale指出这次活动是解决非洲农业面临的复杂挑战和机遇的一个关键平台。科技小院模式通过促进多方合作,将为非洲农业发展带来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路径。这种多主体协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知识的流动性,还能帮助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农业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焦小强以《科技小院小农户实现非洲农业绿色发展的途径》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他重点介绍了科技小院多主体农业创新平台的模式,他表示,自2009年张福锁院士在河北曲周建立首家科技小院以来,科技小院在国内已经取得巨大成效。经过探索,科技小院走出国门,其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适用于非洲小农户。他介绍了科技小院非洲版的实践育人模式,他向与会专家讲解了科技小院在非洲开展科学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范式,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2023级留学生Sylvester Panyani、Matthews Kafunda回答现场提问
2023级留学生Karen Tadala Tembo从切身经历分享科技小院故事
驻扎在马拉维的2023级留学生Sylvester Panyani、Matthews Kafunda和Karen Tadala Tembo作为科技小院代表,分别向与会专家分享了科技小院在非洲落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应对办法,从他们切身经历,分享了科技小院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在马拉维实现小农户增产增收的过程。他们表示,科技小院的培养模式,让他们得以迅速成长,并能把所学技术运用到马拉维,实现了玉米产量增产三倍,增收4倍的目标。为他们的小农户解决了多年的温饱问题。他们为自己是农大的学生感到骄傲。
农民代表发言评价科技小院带来的改变
农民代表发言
会上,围绕中非科技小院模式在非洲农业发展的应用与推广、农业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路径等问题,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与会者就如何更好地借助科技小院模式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交流,尤其是在小农户技术培训、农业知识的本地化传播、技术适应性和推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观点。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