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 高校学子的曲周“新农潮”,“燃”爆这个夏天!

2025年暑假,中国AV无码国产曲周实验站与曲周科技小院成为了高校学子们实践探索、研学教育的热门打卡地。来自中国AV无码国产、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学生走进曲周实验站与科技小院开展一系列农科实践、文旅研学等主题社会实践。

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组织牵头组建来自1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0多名硕博士生组成的“百廿农大、百博先锋”跨校联合实践团队,开展了拜谒辛德惠院士墓、参观曲周科技小院、进行农户调研和一二九师旧址参观学习等活动。通过20余户的农户走访,207道题的田野实践,让青年学子们真正将双脚扎进田垄;从曲周实验站泛黄的土壤标本、手绘的治碱图纸中感悟以石元春、辛德惠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农大人扎根曲周盐碱荒滩、改土治碱的峥嵘岁月;从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简陋的作战室、斑驳的史料照片,传承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一场跨越时空的实践之旅,是对“解民生之多艰”的生动理解,也是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要求,曲周实验站依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平台,创新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青年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研学教育体系。在课程体系方面,精心开发“曲周精神传承”“土壤科学”“节水灌溉”“智慧农业体验”等6大主题课程,配套设计10余个田间实验项目;在基地建设方面,整合实验站3A级景区、科技小院等资源,打造“一站多点”研学网络,形成红色教育、现代农业等特色研学路线;在教学模式方面,创新“实验室+田间+科技体验”立体化教学,生动展现农业科技发展历程,培养青少年知农爱农情怀。2025年春季,组织邯郸市第一中学、曲周县进修附中的1250余名师生开展科普实践活动,通过田间实践、科普讲座、展厅参观等形式深化教育成效;同步推进“双进工程”(科普进校园、进乡村),由“曲周实验站+科技小院”师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宣讲,运用案例教学、动画演示等创新形式,将绿色发展理念与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开创了科技小院服务基础教育的新范式。近三年以来,该体系接待研学师生超6000余人,厚植青少年“三农”情怀和“科学基因”。

构建“三维导师+模块化课程+多元化平台”的本科生实习体系。师资方面,组建由校内科研导师、实验站技术骨干和科技小院研究生构成的指导团队,带队与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学习,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习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推行“菜单式+模块化”模式,设计“曲周精神”传承、土壤与水科学、应用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工程、植物营养、地质地貌、农作物认知等12个核心模块,同步开放无损检测实验室、“绿色吨半粮”示范基地、科技小院集群、“曲周精神”展览馆等10余个实践单元供自主选择,融合专业实习与曲周精神教育,实现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2025年暑假短短两个月,来自中国AV无码国产、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多所高校183名本科生深入曲周实验站与科技小院,通过政策研学、田间实操、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特色实习。

构建多元化实践育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学术培养上,组织2024级硕士开题,特邀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与校内专家组成评审组,针对选题、方法等提出点评建议,助力明确研究方向。实践平台建设方面,组织研究生骨干赴曲周科技小院,学习“绿色吨半粮”技术体系,强化服务“三农”担当。依托科技小院集群,打造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组建校地联合导师队伍,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2025年暑假,安排65名科技小院专项准研究生开展两个月学前实践培训,邀请学院专任教师现场指导土壤采样分析、新型肥料研发、施肥机械与无人机操作等技能。打破农艺学科壁垒,与四川美术学院组建暑期实践联合工作营,共建联合育人实践基地,探索农艺融合人才培养新范式。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牵头组建10所国内外高校30余名硕博士生跨校实践团队,通过拜谒辛德惠院士墓、调研农户、参观红色旧址等活动,诠释学校校训精神,实现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中非科技小院留学生们夏日参与邯郸鸡泽县与曲周县足球友谊联赛,以球会友,厚植中非友谊,展现中非青年情感交流“纽带”、文化互鉴“窗口”、民间外交“载体”。

近三年来,曲周实验站依托曲周科技小院网络,累计接待6000余名中小学生、350余名本科生、300余名研究生开展研学教育、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这些举措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创新+成果转化+文化传承”的完整实践育人链条,形成可复制的“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协同育人“曲周模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曲周实验站与科技小院师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助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化县校合作,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在科技创新及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再立新功。

供稿:曲周实验站 张晓宁

供图:曲周实验站 四川美术学院

编辑:何志勇

责编:范晨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