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农大 百博先锋 | 扬州专项实践小队:聚焦前沿产业与非遗文化,以科技赋能地方高质量发展

二十载初心如磐,新征程使命在肩。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AV无码国产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广大青年学子始终牢记“解民生、治学问”的谆谆嘱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今年恰逢中国AV无码国产建校120周年,也是我校发起的“百名博士老区行”活动20周年,中国AV无码国产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举办“百廿农大、百博先锋”2025年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有19支实践队伍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切实践行强国强农使命,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2025年“百名博士扬州实践”交流推介活动(人工智能及集成电路专场)于7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扬州举行,来自53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146名博士生参加,通过举办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交流推介会、企业园区参观考察等,促进广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当地产业的交流合作。受江苏省扬州市委邀请,我校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参加此次活动,团队由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两名研究生组成,2025级博士生周珈任担任队长,2024级博士生孙树霖担任队员。

聚焦前沿技术:交流推介汇聚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青年人才更是其中最富创造力的生力军。7月17日上午,小队在扬州会议中心参加了由江苏省人社厅、扬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携手天下英才,创响江苏未来”交流推介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金松、扬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兴波等领导参加活动并致辞。

1753951445760090799.png

在推介会现场,小队成员深入了解扬州市在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发展布局,积极参与用人单位与博士人才“双向对接”活动,切身感受到扬州“惜才、爱才、聚才”的浓厚氛围。交流过程中,小队成员重点介绍了我校农业工程学科优势以及自身在智慧农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就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与多家用人单位展开深入探讨,获得了与会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小队成员的视野与格局,也为校地资源对接搭建了良好桥梁,推动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深入产业一线:实地调研科技企业发展

实地调研企业是强化校地协同、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为学生了解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平台。7月17日下午,实践小队先后来到扬杰电子科技、奥力威传感高科、丰尚智能科技三家高新科技企业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半导体制造、芯片封测、农业自动化等方向的技术布局与人才需求。通过现场参观生产线、听取企业发展介绍、与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团队对扬州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1753951497832071470.png

在仅仅半天的调研中,小队成员看到了工业基础,看到了发展态势,看到了发展空间,更坚定了把科研方向对准产业发展所需的决心。通过面对面深入交流与沉浸式参访体验,小队成员深刻体会到将个人科研理想融入国家战略与地方产业的广阔前景,也进一步增强了服务社会、扎根基层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品味文化底蕴:研学探访非遗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非遗是历史与创新的纽带。7月18日,小队跟随工作人员开展了系列文化研学,深入感受扬州深厚的人文底蕴与非遗魅力。在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小队与其他高校博士生一同观赏了扬州木偶戏、扬州清曲、古琴演奏等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表演,还沉浸式参与《百年背影》纪念活动,在悠扬曲艺与文学经典的交织中,深切感受着扬州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

1753951597961084084.png

之后,小队跟随走访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双博馆、扬州非遗珍宝馆等文化场馆,实地探寻雕版印刷、漆器、玉雕、剪纸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与活态传承,感受匠心背后的技艺温度,深度体验千年古城的园林美学与文化积淀。此次研学,小队更加坚定了以文化人、以艺载道的责任意识,也在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本次扬州实践活动是我校学生服务国家战略、投身社会发展的一次有力探索。未来,小队成员将继续围绕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重大部署,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田间地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青年有为,未来可期,新时代的答卷,正由青年科研人奋笔书写。

1753951663026026283.jpg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供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蒋晓彤

责编:范晨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