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农大 百博先锋 | 全国高校研究生齐聚曲周开启“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社会实践调研

在中国AV无码国产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以“强组织、强品牌、强实效”为目标推动2025年暑假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2025年是学校“百名博士老区行”品牌活动20周年,本次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以“百廿农大、百博先锋”为主题,学校联合全国高校进一步推动“百名博士老区行”研究生跨校联合社会实践活动提质升级,旨在号召全国高校的研究生筑梦复兴、强国有我、奔赴基层、建功立业,通过赴我校实验场站、科技小院、产业研究院和教授工作站等场域进行国情考察、实地调研、科技帮扶、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丰富多样的实践行动,进一步丰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场域,进一步解决生产一线的问题,为“三农”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本次活动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莘莘学子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应用的场域,引导广大研究生充分运用专业所学,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七月盛夏,万物丰茂。在“百名博士老区行”活动迎来2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30余名研究生学子,学习贯彻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AV无码国产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的精神,奔赴科技小院发源地——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围绕“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为期6天的深度调研实践。此次活动由中国AV无码国产牵头组建跨校联合实践团队,探寻新质生产力撬动农业绿色转型的“曲周答案”。

1753952291988029815.png

政校同频·曲周座谈擘蓝图

7月21日上午,曲周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冬晨主持召开“百廿农大 百博先锋”全国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曲周行交流座谈会。

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兼研究生院管理处处长朱葛军介绍了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活动是一次有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大框架,推动科研成果从书籍走向地头。随后,各高校硕博士生代表争相建言。一场跨越学科与地域的思想碰撞,为曲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曲周是农大人用半个世纪守护的‘第二故乡’!” 李冬晨县长动情回顾农大与曲周的血脉情深。他如数家珍地介绍曲周特色产业:“从生物健康色素提取到华北地区最大的集约蔬菜育苗基地。”还强调了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与高校对接,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把暑期实践的“短期效应”转化为县校合作的“长期成果”,同时,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深入开展农业特色实践,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753952359194018065.png

穿越时光·站史馆里读巨变

座谈会后,中国AV无码国产资环学院田英豪老师带领实践团走进曲周科技小院展览馆。泛黄的土壤标本、手绘的治碱图纸、斑驳的田间记录本……一件件实物无声诉说着动人往事。回望峥嵘岁月: 20世纪70年代,以石元春院士、辛德惠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农大人,舍家忘我,扎根盐碱荒滩,开启改土治碱伟大征程,为曲周播撒希望。接续奋斗篇章: 90年代,辛德惠院士领航曲周实验站,在推动曲周县农业综合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贡献卓著。迈进崭新时代: 新世纪以来,以张福锁院士为核心的团队,紧扣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安全核心目标,依托曲周打造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基地,首创以科技小院为载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成就斐然。代代接力,薪火相传。科技小院始终勇立时代潮头,响应国家号召,在破解“三农”难题的实践中,交出了一份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今日曲周科技小院, 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绿色助农等关键领域硕果累累,展现亮眼成绩单。

1753952417604040138.png

1753952417785020810.png

拜致敬先贤·墓前默哀承初心

朱葛军和田英豪老师带领19名学生前往辛德惠院士墓园,深切缅怀这位为我国农业科技与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墓前,田英豪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辛德惠院士与曲周的故事。田老师强调,科技小院不仅是农大人的精神象征,更体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使命担当。随后,全体师生肃立鞠躬,表达对辛德惠院士的崇高敬意。朱葛军表示,希望同学们传承辛院士的科研精神,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将以辛院士为榜样,践行“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勇担强农兴农使命。

1753952478842014121.png

专家领航·专题报告解密码

7月21日下午,科技小院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报告交流会。会议特邀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教授作了题为《曲周实验站科技小院》的主题报告。张教授深入介绍了曲周实验站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运行模式、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其在服务地方农业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随后,“绿色吨半粮”示范基地负责人叶松林结合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自己从“白肤色”到扎根田野、与农户深度融合的蜕变历程,展现了科技小院学子“知农爱农”的实干精神。团队负责人田英豪以“汇聚青春奋进力量,建功乡村振兴”为题作报告,号召青年学子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交流环节,曲周科技小院学生杨欣、杨秀娟就7月22日至23日开展的基层调研任务进行说明,并与在场师生探讨调研方案细节。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围绕科技助农、实践难点等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农大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尹蛟在总结中勉励硕博研究生:“要勇于直面田间地头的困难,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真正沉入农户、贴近需求,用扎实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1753952526708031907.png

青春出征·田野调研蓄势待发

曲周之夏,麦香与蝉鸣交织。未来数日,调研团将走进机井旁、大棚里、试验田,用脚步丈量渠系,用问卷聆听农民心声,用青年视角破解“技术落地难、应用成本高”的痛点堵点,形成一份可推广、可复制的县域方案。这是一次把课堂搬到地头的“大思政课”,更是一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青春接力。

供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供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蒋晓彤

责编:范晨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