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周探索“高校+县域”协同振兴模式

7月26日,为期20天的“美育中国·曲周行”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营圆满结营,并为“丰艺社·曲周共生”联合育人实践基地揭牌。这标志着四川美术学院、中国AV无码国产联合曲周县探索出可复制的“高校+县域”协同振兴模式。

“丰艺境·曲周栖居”亮相曲周县前衙村。刘一周摄

“丰艺境·曲周栖居”亮相曲周县前衙村。刘一周摄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营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AV无码国产、科技小院团队,以及曲周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AV无码国产的40名专任教师与研究生组成。

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营以“农科艺融合”为核心理念,依托曲周县深厚的改土治碱奋斗史与科技小院模式积淀,以“丰艺曲周”品牌体系为载体,构建“时间×历史×艺术×地域”四维融合的农文旅发展范式。通过丰艺说·曲周故事、丰艺境·曲周栖居、丰艺品·曲周乡创、丰艺品·曲周乡创、丰艺集·曲周村晚等七大行动,重塑乡土文化基因,培育青年创客生态,探索可复制的“高校+县域”协同振兴模式。

”丰艺集·曲周村晚”活动现场。刘一周摄

”丰艺集·曲周村晚”活动现场。刘一周摄

在前衙村举办的“丰艺境·曲周栖居”活动中,借助文化地图将古槐、御酒坊、科技小院等景点串联起来,让乡村空间焕发新韵。

“丰艺坊·曲周美育”活动深受群众欢迎。四川美术学院举办“敲染时光·印刻自然”植物拓然体验工作坊和“触摸四季的光——24节气非遗布贴画灯笼”艺术疗愈工作坊,吸引中国农大学生、曲周村民100人多人参与。

“丰艺社·曲周共生”联合育人实践基地揭牌。刘一周摄

“丰艺社·曲周共生”联合育人实践基地揭牌。刘一周摄

在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丰艺说·曲周精神 曲周创想 共话未来”环节。由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团队创作的《禾下循环·曲周趣味时装秀》,巧妙运用小麦秸秆、废弃饲料袋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材料,经过编织、拓染、拼裁等一系列工艺,制成独具特色的服装。这一作品将环保理念与曲周乡土文化完美融合,惊艳全场。

“真正的创新,是俯身倾听大地的脉博;真正的美育,是让每一颗种子在乡土里找到绽放的力量。”中国AV无码国产资源与环境学院2024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刘华清在结营仪式上深情地说。(韩富强、霍佳璇)

人民网2025年7月30日



责编:刘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