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传薪 校友燃原 |  祁永:铺就“绿茵”,守护“生态”

祁永,我校草业科学专业1988届硕士、2005届博士毕业生,正高级工程师,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茵生态,2017年上市)创始人、董事长。

微信图片_20250728115554.jpg

结缘农大·心怀热忱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个人的青春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祁永的成长之路每一步都坚实有力。1985年,怀着对首都的向往,祁永从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本科毕业后,来到了中国AV无码国产攻读硕士学位。在这里,除了学业能力提升,还有更多机会看到世界,扎实求学、开阔视野都为他的创业之路打下基础。谈及在中国农大求学时的记忆,祁永提到了自己的导师——中国草地学会理事长贾慎修先生。他说,贾先生在学术界因治学严谨、文化底蕴丰厚、人格魅力强而闻名,祁永自己也是慕名而来。在校期间,无论是在治学态度还是为人处世上,导师都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为了缅怀贾老先生,祁永在母校设立了“贾慎修——绿茵生态奖学金”,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同学努力学习,投身到草地科学相关行业当中,进而能够在未来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728115619.jpg

就业创业·顺势而为

“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从事这个行业,我感到非常自豪。”祁永如是说。想当初硕士毕业时,恰逢改革开放十周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才需求大,他放弃了留校,选择了就业——他认为就业也许是更好的选择,也是一个能够锻炼自己的好机会。1988年,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对于饮食结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就是对于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祁永决定进入畜牧行业,来到天津市畜牧局万达食品公司工作,之后在康地万达天津有限公司(中美合资)担任副总经理。进入职场后,他也并不是一味地埋头于眼前的工作,而是持续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不断思考寻找新的产业方向与自身发展的契合点。

1998年,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祁永步入职场也已有十个年头。当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刚刚兴起,中国城市建设市场也初具规模,并带动了上下游几十个行业的发展。祁永发现,畜牧养殖行业发展已经趋于平缓,风口向绿化行业的转变是一个必然趋势,草原和植物专业出身的他,看中了园艺绿化行业的发展机会。因为前十年的工作经历,祁永在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当时天津的滨海新区开始投入建设,对于一些绿化相关的行业有着很大的需求,并且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北京,人才技术资源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祁永和夫人卢云慧离开熟悉的食品行业,开始创业,成立了天津市绿茵园艺有限责任公司(“绿茵生态”前身),成为国内第一批生态园林工程企业。

成长发展·厚积薄发

创业初期,需要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工作的同时又要兼顾公司管理以及技术研究,很是艰难。但是,祁永认为一个公司的成功最后还是要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才能引领企业发展。于是,他在创业了两年后,决定去继续深造,学习新的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001年,他顺利通过了博士研究生考试,再次续写了与母校的这份情缘。然而,博士毕业后回到企业的他,感觉学到的内容在企业的当前阶段还用不上,随着企业的发展,他深深体会到企业的每个发展阶段需要的技能都不同,之前学的知识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景得以应用。2008年,在企业度过初步发展的阶段之后,又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经济高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国家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园林绿化就赶上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生态修复这个领域备受关注。在这个时期内,祁永开始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做准备,大力拓展了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企业已在一年前成功上市,但祁永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关注到一个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建设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少,行业需求很快会达到饱和;绿地存量资产越来越多,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将这些资产价值化、产业化。“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一个新的主流方向。”因此,祁永关注到了绿地维护和文旅行业,考虑将生态行业与文旅行业相结合,在已有的绿地资产上开发旅游项目,从而实现绿地资产的价值化。目前,公司已经做到了生态产业链全覆盖,成功转型为综合服务运营商。

微信图片_20250728115706.jpg

当前绿茵生态的发展战略着力于生态修复、绿地维护、生态文旅及林业经济四个板块,实现生态产业链全覆盖,在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国家的政策战略会给生态建设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比如说生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解决劳动力问题,抓住这些机遇就能让生态建设发挥更大的效用。

创业心得·坚守初心

取得今天的这些成就,到底有什么重要的因素呢?祁永总结了如下四点:一是战略眼光,企业的发展战略要符合国家发展的趋势。“要学会观察并分析国家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取势明道,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具体要怎样做”。二是管理能力,只有更好地管理才能让效率提升。他谈及自己在博士毕业之后又前后分别去长江商学院和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读EMBA,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至今仍然在不断学习管理,不断总结优秀人员和企业的管理经验,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三是技术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如果说管理能让今天过得更好,那么技术创新肯定能让明天过得更好。”此外,他还在母校成立了植被修复中心,这也是为了帮助农大师生更好地进行产教融合研究,从而在一些相关技术转化及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四是专心致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往往是最难的事情,我们公司成立到现在,基本上一直在做自己主业相关的事,在房地产好的时候也没去投机。”在园林绿化这个行业,他已坚持了20多年。对于兴趣爱好,祁永同样可以做到十年如一日,他热爱跑步,从2012年开始跑马拉松,已经参加过数十次正式比赛。在祁永看来,做企业和跑步在某些方面是共通的,不管市场经营环境是好是坏,都要保持初心。

双甲诞辰·寄语祝福

对于母校,祁永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产业化研究机构,为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提供机会,以及举办年度的创新创业大赛、开展校企融合项目,让在校生、已工作的校友、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都参与其中,共同建立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链。近日,母校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及植被修复中心执行院长李世峰等到访绿茵生态,与祁永及公司高管开展深度交流座谈,双方围绕生态科研合作、校庆文化共建、人才培养创新等议题展开探讨,共商校企融合发展新蓝图。祁永表示将全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培育之恩。

供稿:校友工作办公室

编辑:马文哲

责编:范晨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