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农爱农的初心深耕学术原野,以笔墨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以理论宣讲播撒红色基因的火种,他是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晏齐。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去感受一位青年学子,在科研路上的执着;体会一位农史研究者,对农耕文明的热爱;见证他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用青春服务“三农”事业的赤诚与担当。
知难而进,做科研高峰的攀登者
从2020年至今,张晏齐先后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张晏齐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校长奖学金、知农爱农奖学金、崇德先锋奖学金等荣誉。
“巨大的专业跨度给我带来了不小挑战,但也使我的学术视野更加宽广。”在研究中,张晏齐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历史中蕴含的治理智慧和党的“三农”政策结合,从历史出发去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他还抓住“千万工程”“农业强国”等理论热点,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历史研究可以为现实问题寻找答案,现实问题又给历史研究提供意义,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历史研究的真谛所在”,张晏齐坚信。
意深情长,做农耕文明的传播者
2022年,张晏齐在经管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史的研究。从加入农史研究行列的那一刻起,张晏齐便下定决心,“要踏上赓续农业文明、启智乡村振兴的长征”。在这样的信念下,他孜孜以求,透过古书探求文明的回声,用文字架起古今沟通的桥梁。
学术研究上,张晏齐在《中国农村观察》等权威期刊发表农史相关的3篇理论文章,相关观点得到了《新华文摘》转发。他还参与编写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国农业经济史纲要》,近距离接触学科建设第一线,为农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张晏齐也将目光投向现实应用,力求让历史研究真正服务当下社会。他承担了农业农村部等多家单位的调查研究及农史研究工作,参与编写的农业农村部外事活动赠礼《中国农业概况》折页和画册,经审定后成为部级外事活动的重要赠礼及参考资料,向世界展现中国农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成就。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多部著作,其中《中国农耕文明》被指定为农业农村部对外培训教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让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跨越国界、远播世界。
坚定信念,做红色基因的继承者
“作为一名农大学子和共产党员,红色基因与‘三农’情怀往往相伴而生,我们要在工作中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党的理论同学校青年工作紧密结合,指导实践。”在个人学习生涯里,张晏齐始终坚持赓续红色基因的信念,并积极投身于青年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责任与担当。
作为转制后的第一任青年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张晏齐身上的担子并不轻。他与主管老师一道深入调查研究,完成建章立制工作,系统谋划校团委青年研究领域改革。在此期间,张晏齐多次参与重大材料的撰写工作,开辟了“农大青年有话说”系列栏目,进行党的理论青年化阐释和农大青年运动史研究,先后申报和完成北京市级课题2项,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阅读量在20万次以上。此外,他还组织了青年理论课题开题工作,共支持42个研究课题顺利结项,形成相关文章50余篇,部分成果在《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发布,让更多人看到了农大青年的研究成果与思想火花。
张晏齐还积极参加理论宣讲工作,曾担任党委理论宣讲团学思分团副团长、青马协会理论部长等职务。他始终活跃在宣讲一线,通过各渠道累计组织和参与宣讲、授课30余次。张晏齐深有感触地表示:“在红色实践中,我将自身对‘三农’事业的热爱上升为信仰,步履更加坚定。”这份在实践中升华的信仰,将指引着他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缘起稼穑,做“三农”事业的奋斗者
“我认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不仅要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更要下定决心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深深扎根于‘三农’事业,让理论与现实碰撞出化学反应。”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张晏齐以科研为根基,以实践为桥梁,在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中展现了青年学者的担当与力量。
他积极投身于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工作,参与国家肉羊数据年鉴以及《肉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国际竞争力提升调查研究》等报告的撰写,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撑与数据参考。
张晏齐还积极参与多个创业创新项目,推进跨学科领域合作。在“食尚鲜锋”项目中,张晏齐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成功建成面积达3万亩以上的基地,实现增产并降本增效1.6亿元,吸引了央视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并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复赛中荣获一等奖。此外,“极粟先锋”项目团队也成绩显著,服务群众达13万人次,节省社会经济负担2.1亿元,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但张晏齐努力实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从农经计量、政策解读等方面为项目落地提供切实助力。
“面向未来,我将始终保持对信仰的坚定和对学术的热爱,在矢志奋斗中践行农大青年的庄严承诺。”从历史长卷的研读者,到“三农”田野的躬耕者,从红色基因的播种者,到产业振兴的助力者,张晏齐以“知农爱农”为魂,以“知行合一”为径,在广袤的乡土中国刻下了中国农大学子的奋斗足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担当。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心怀稼穑,情系“三农”。在历史的沃土深耕,于时代的田野躬行。知农爱农不是口号,是扎根大地的脊梁。 对信仰坚定,对学术热爱,在矢志奋斗中践行,中国农大青年的赤诚担当。
编辑:马文哲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