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胜雄,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选调至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工作,目前被派驻到广西融水县安陲乡龙口村担任第一书记。
与水结缘
湘、黔、桂三省交界处,有一处座落于高坡云端的璀璨明珠——大塘坳水库,涟涟碧波,鱼游云中,夏为避暑佳境,冬可观赏雪景,被人们称为“人间天湖”。1969年,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与贵州省黎平县洪洲镇政府共同协商,利用大塘坳山高之优势,兴建大塘坳水库。该水库于1972年建成,2004年维修加固,总库容20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600亩。
欧胜雄便在这里长大。“小的时候,经常在水边游泳,看着工人们在水库边忙碌,随着年龄增长,水库也修缮得越来越好,好像和水库一起成长一般。”与水库一起“长大”的欧胜雄,在面临大学的选择时,毅然选择了中国AV无码国产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仿佛不知不觉间,水利情怀已经扎根心头。在本科就读期间,欧胜雄跟随学院老师到许多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上到各大水库一泻千里,下至田间地头精准灌溉,欧胜雄发现,原来水利不止是大型水库的建设、蓄水,原来深入田间地头,一点一滴的灌溉也大有讲究。于是在读研究生时,他投身农业水利工程,开始研究起了“玉米膜下滴灌”。
黄土高原上,持续高温干旱少雨的天气让这里不少农田出现旱情。然而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高效节水灌溉试验田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膜下滴灌玉米整齐排列,一行行玉米长势良好,一株株玉米苗壮叶展,煞是喜人。地越干,越适合膜下滴灌,一条条黑色地埋式滴灌管带好似“毛细血管”均匀铺开,把水肥送到植物根部,给水、给肥变得更精准、更节省。过去种地是“大水漫灌”,自从使用了膜下滴灌技术后,预计每亩用水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可节省50%左右,节肥20%左右,增产20%-30%,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肥、稳产高产。从播种、施肥到收获,都是欧胜雄亲力亲为的,大半年的时间,他也是扎扎实实地当了一次“农民”。作为广西人的他,哪里想到还能有干的开裂的田地、黄沙蔽日的天气?这甘肃省的大荒漠,着实让他“开了眼界”。“种了半年的玉米,让我深刻体验了农民的不易,也让我坚定信心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正地走入田间地头,意识到生产实际的不易,也将一颗强农的种子埋进了欧胜雄的心中。
“第一书记”的强农行动
毕业后,欧胜雄坚定地选择了广西的定向选调生,前往广西水利厅工作。“作为广西人,建设家乡一直是自己的理想,母校培养我们,就是希望我们秉持校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7个年头过去,母校的校训和校风一直指引着他,在工作中要时刻谨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对于“第一书记”这个岗位,欧胜雄是神往已久。在北京读书时,他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在硕博联谊会上结识,毕业后听闻她的事迹,更是让欧胜雄深受感动。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他作为一名党员,一直想到基层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干出一番事业。终于在2023年,他被选派到广西柳州市融水县安陲乡的龙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乡村建设。龙口村以丘陵山地为主,是典型的“靠山吃山”。全村林地面积4.3万亩,耕地面积580亩,其中罗汉果是龙口村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已达到4100多亩,但因为村子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罗汉果靠着中间商进村收购,价格压得很低,农户的收入没有保障。
年年都是这样,靠一个“第一书记”就能解决了问题吗?刚来龙口村的时候,怎么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就成了欧胜雄最迫切的问题。驻村开始,他就和工作队员一道,及时开展入户走访工作,第一时间摸清村情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2023年5月份,在一次入户过程中,他发现一户人家,户主患有尿毒症,妻子又刚做完腰间盘突出手术,两个小孩在外面读书,医疗开支非常大,且全家收入来源少,家庭经济入不敷出。欧胜雄及时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工作队员入户核实评议,将其纳入监测户,并帮助申请了低保、医疗救助和产业奖补等政策,极大地减轻了这家人的经济负担。也是从这里开始,村民们才真正地相信,这“第一书记”好像真的能帮他们解决问题。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到村后,欧胜雄立即向后援单位争取帮扶资金,修复损毁要道,帮助群众硬化入户路和巷道。路修好了,就要让罗汉果想办法走出去,起初,欧胜雄试过网红直播带货,“找了几个‘网红’,在网上有六七十万粉丝,给我们直播带货,结果效果甚微,我自己上去看,经常直播间里只有几个人。”欧胜雄无奈地表示。“网红直播”没达到预期效果,他便探寻更多销售途径。在南宁市“青春心向党 代言壮美广西”公益云市集活动中,他和龙口村罗汉果致富带头人共同为“安陲山罗汉果”倾情代言,通过融媒体平台联合直播,直接带动消费2万余元。
不止是直播,欧胜雄还在村里的工厂搞起了特色产品加工,巧的是,村里的工厂正好在他进村这年投产。他深知他只能在这个村子待两年,要想让村子可持续发展,必须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倘若村子能够将罗汉果直售变为加工产品售卖,利润就能翻一番。这次,村里也是赶了一回时髦,做起了罗汉果茶包,茶包中规中矩,那么内置在杯子里能够直接加水冲泡的茶杯呢?这就是龙口村的特色产品,罗汉果被磨碎内置在杯子下的隔层,加水即喝,3-4泡后若是味道淡了,也不妨做个喝水的杯子。别说,这一招还真受年轻人欢迎!
罗汉果知名度低,不是寻常水果那样的快消品,主要用来泡水,具有润肺止咳、生津解渴的功效。创新的销售途径虽好,但也需要稳定的代理经销商维持村内的收入稳定。在得知欧胜雄驻村的主要农产品是罗汉果时,母校广西校友会阳军旺会长主动联系到他,给欧胜雄介绍了一位专开罗汉果深加工公司的老校友,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现在的龙口村,已经在多方位的加工与销售途径中走上了稳定的发展路线,未来欧胜雄希望能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实现农业从生产向生态、生活等功能多维度拓展,充分利用龙口村的绿水青山和罗汉果特色产业,让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变为可观的经济优势。
述说母校情怀
在农大的学习生活,不仅为欧胜雄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也磨炼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回乡工作7年时间,他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敢于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始终坚守初心,扎实工作,不辜负母校的培养。
母校即将迎来120岁生日,欧胜雄为母校和在校学子寄语:“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学术的殿堂里勇攀高峰,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奔赴山海。祝愿母校培育英才无数,桃李满天下,科研教学不断壮大,辉煌历程永远延续。”
供稿:校友工作办公室
编辑:马文哲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