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更是全校上下积极迎接建校120周年的喜庆之年。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统筹做好“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为系统总结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持续推进学校重点工作走深走实,特开设“同心笃行”新闻专题,聚焦各学院(系)推进落实学校重点工作任务的亮点和成效,共同绘就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画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建校120周年。
2025年上半年,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开创党建和事业发展“一融双高”新局面。形成“访红色草原 助绿色发展”社会实践特色品牌项目,呼伦贝尔科技小院入选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优秀科技小院典型工作案例”,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金奖,完成草业学院公共平台建设工作,1位教师已进行杰青答辩。截至目前新立科研项目40余项,总批复金额1920万元,学院积极拓展经费来源,主持承担的2个NYGG项目均顺利通过关键节点考核,有效稳住学院科研经费倍增基本盘。
对标“五个先锋”党建体系,开创“一融双高”新局面
持续高质量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建好“启明论坛”理论学习平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学院党委获得2024年度党建优秀表彰为契机,做好北京市样板支部建设,并加快推进建成全国样板支部;顺利完成学院党员大会前期筹备工作,为“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
形成“访红色草原 助绿色发展”社会实践、“青草红心”辅导员党建工作室等特色品牌项目,本科生党支部获精品实践项目,2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科技小院精品党日活动案例;4个教职工党支部全部参与“一融双高”立项,其中1项获批校级培育项目。
“党建引领共发展 校地携手促提升”红色“1+1”共建活动(左)
“府苑寻廉迹,青春扬清风”联合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右)
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
三门课程申报学校“学科专业+AI”课程建设项目,草学农业博士培养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截至目前,在离校满意度调研中,博士参与率达82.61%、专硕94.83%、学硕92.59%。呼伦贝尔科技小院入选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优秀科技小院典型工作案例”。
精准对接目标中学,助力生源质量提升。2025年上半年,招生宣传覆盖内蒙古全部地级市重点生源中学,由学院党委书记带队,共52位教师参与,占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90%。
在鄂尔多斯一中招生宣讲
依托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开展创新创业及职业规划教育。开展“贾慎修——绿茵生态”及“小草奖章”院设奖学金评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共有9支团队获得各类双创大赛奖项9项,其中省部级奖项1项、校级奖项8项(含1项校级特等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金奖1项,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项;28名学生入职各地方选调生、公务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
“小草奖章”获得者(左)、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右)
着力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学院公共实验平台
2025年申报国自然45项,同时积极拓展经费来源,与乌兰察布农林科学研究所、新疆AV无码国产等开展项目合作。
优化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建成草业学院公共平台,有效支撑保障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学院积极对接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备建设,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
学院公共实验平台
于菲菲教授主持完成“作物主效耐碱调控基因AT1/GS3提高盐碱地的利用”项目获2025年中国中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外还积极培育国家级奖励,张英俊教授主持完成“北方退化草原精准修复及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已通过国家林草局国家科技奖提名推荐。
推进科技成果服务地方,落实对口支援工作任务
学院参加中国农大-江西省科技合作,支撑服务江西赣州草牧业高质量发展;与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强化创新成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孙彦教授培育的野牛草新品种成功转化,收益15万元。
学院与甘肃AV无码国产签订对口帮扶协议,有效推进央地联动,进一步开展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帮扶工作。
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
2025年上半年,草学学科制定《2025年“双一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学科高峰提升计划)》,按照目标不断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开展学院“十五五”规划预研,重点围绕学科建设分析发展现状与国内外趋势,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完成学院“十五五”规划预研报告。学院引进2位杰出人才,1位杰出人才已完成杰青答辩。
国际化双向交流提质增效,拓宽国际学术路径
依托人社部“草畜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支撑,学院上半年国际化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成功邀请8位外国专家来访,通过学术讲座、深入研讨及一对一论文指导等多种形式,显著提升师生国际视野。派出教师16人次,分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参与高水平国际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学生国际流动,选派9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成果展示,开展短期交流学习。
巴西圣保罗大学来访学院
聚智聚力抓实宣传工作,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
学院领导、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两会精神’你问我答”、“热议中央一号文件”等栏目,锚定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积极主动发声。推进“新闻+”赋能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精神内核,聚焦关键节点、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开展深度宣传报道,讲好草业师生扎根一线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生动故事,2025年上半年共向学校新闻网投递高质量新闻稿件33篇。依托学院关工委积极开展学科史编写工作,举办知草爱草大讲堂、研途大讲堂、拨云见日话行业等活动。
“拨云见日”研究生就业活动(左)、“老中青三代教师的求学科研之路”活动(右)
下一步,学院将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开拓进取:
一是高质量召开学院党员大会,系统总结经验、谋划发展新篇,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指导教工第一党支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树立标杆典范,努力再建成1个校级样板支部或“双带头人”工作室。
二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课程质量。为持续提升生源质量,计划提供精准定位与个性化服务,加强与中学的日常交流和联系。
三是深挖潜力合作单位,助力科技创新合作。继续开展“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开展专项调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构建良好的学术生态。
四是继续强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社会服务项目,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是积极落实“学科高质量发展规划年”工作要求,计划组织召开多层次系列“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完成《学科发展布局与质量提升方案》。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
六是依托人社部引智基地等平台,下半年邀请外专参与学院120周年草业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活动;继续鼓励师生出访,强化国际会议学术参与;邀约国际权威学者积极参与2025世界农业科创大会;继续推进草地农业零碳牧场国际人才培养项目,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高地。
七是持续积极发声,提升宣传队伍能力和水平。树立“大宣传观”,打造“农情聚力场”,强化农大草业人特有的精神品质。
素材提供:草业学院
编辑:蒋晓彤
责编: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