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6月16日上午,中国AV无码国产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西校区新教报告厅隆重举行。典礼由学院党委书记王雯主持。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位委员会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刘学军教授宣读学位授予决定,宣布68名博士研究生、298名硕士研究生、127名本科生圆满完成学业。现场掌声雷动,师生共同见证资环学子数载耕耘结硕果。学院副院长王靖随后宣读表彰名单,36人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生”,104人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7篇论文获评优秀毕业论文,充分展现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1750239831789043475.jpg

本科生优秀毕业生代表牛莉雅发表了真挚感言。她回顾了在资环学院度过的满载收获的四年,表示自己在课堂与实践中学习到了农大人的奉献与传承精神。毕业后将继续“怀揣赤子之心,肩扛天下大任”,回馈母校和社会,在成就自我的路上,亦能照亮他人与世界。

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冯小杰分享了自己在曲周科技小院作为“新农人”的故事。他与团队成员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先做 “农民” 再做“博士”,通过创新绿色生产技术,顺利突破“吨半粮”,实现氮肥增效、节水、减排等绿色增产目标。他动情致谢张福锁院士的精神引领与导师宁鹏教授的悉心栽培,并誓言传承曲周精神与科技小院精神,以青春之我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人生答卷。

1750239887053034574.jpg

导师代表、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刘培教授以“学以致用”为题寄语毕业生,并向大家提出两点忠告,一是树立远大理想,二是不断学习。他嘱托同学们“要注重用以致学,在与时代及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校友代表原土壤农化系1993届毕业生、北京华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俊松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职场经验,从工作、学习、习惯、爱好、人际五个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他强调“学校到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同学们要调整心态,做好心理建设”,走好自己的路,用行动为母校争光。

典礼上,学生代表向教师、行政后勤人员献花,致敬成长路上的守护者。院长袁力行为2025届毕业生校友联络人颁发聘书,勉励其成为学院与校友共发展的桥梁。

1750239916071048850.jpg

1750239947932055895.jpg

在“最后一课”中,袁力行围绕“创新、实干、担当、感恩”,向毕业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以创新为楫,勇立时代潮头。传承石元春、辛德惠、张福锁等院士的创新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二是以实干为基,深耕祖国大地。扎根基层破解“三农”难题,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三是以担当为帆,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第四,以感恩为锚,永葆赤子之心。铭记“强农兴农”使命,以资环人的担当回馈时代。他诚邀毕业生在农大120周年校庆之际回家共叙情谊。

学位授予环节将典礼推向高潮,导师们为毕业生拨穗正冠、颁发证书,象征着学术生涯的圆满与人生新程的开启。临别之际,王雯书记围绕作风建设对毕业生提出三点嘱托:一要锤炼政治品格,坚守“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二要弘扬务实作风,践行“自找苦吃”的资环精神;三要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心中有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行稳致远走好人生路。

全场师生齐唱校歌《金色的希望》,嘹亮歌声中,资环学院2025届毕业生带着母校的祝福与期许,踏上“强农有我”的新征程。

学位委员会委员陈范骏、贾中涛、丛汶峰、许稳、赵磊、刘学军、孟凡乔、李彦明、赵闯,各系主任、导师代表、班主任代表,以及资环学院2025届四百余名全体毕业生和亲友代表出席典礼。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