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更是全校上下积极迎接建校120周年的喜庆之年。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统筹做好“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为系统总结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持续推进学校重点工作走深走实,特开设“同心笃行”新闻专题,聚焦各学院(系)推进落实学校重点工作任务的亮点和成效,共同绘就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画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建校120周年。
动物医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改革,以建校120周年为契机,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先强农 农大作先锋”,年度重点工作稳步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化理论铸魂,多维淬炼党性固根基。学院党委强化党员培训,在5个分会场同时组织600余名师生党员“同上一堂课”;面向全院教职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报告及师德师风教育专题报告;依托“明德讲堂”开展6期专题学习,邀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为10学院教职工做专题报告;组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与党委组织部党支部开展“全覆盖双提升”联学共建活动;四个教工支部分别牵头“师承·医心”“创新·交叉”“国际前沿论坛”等多个学科特色平台建设,上半年组织活动26场;打造“师者如炬”栏目,由青年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对学院7位老教师进行访谈式学习,赓续光荣传统,汲取智慧力量。
组织强基聚力,双融双创赋能谱新篇。4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实现“正高级”全覆盖,其中3人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功能型党支部;上半年发展学生党员27人;以教育部“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建设为契机,同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发挥双创辐射带动作用;为深化“一融双高”,4个教工党支部均申报“双融合双促进”立项,2个获校级立项;入选学校2025年本科生党支部精品实践项目1个,获评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2人,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引领青春航向,五育并举奋楫向未来。持续构建“V+v”全员心理育人防护网络,完善具有兽医学科特色的二级心理辅导站,推出“每周心灵SPA”品牌活动16场,线上开设“心理杂谈”专栏;开展“团聚星火”对接16所院校和企业的党团支部结对共建50余次。深耕“双创”育人,培养科技创新先锋,持续打造以“三全育人”体系为引领,具有兽医学科特色、适应学生需求的“34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成果数量与质量双提升,14个项目入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北京赛区复赛网评阶段,7个项目晋级现场赛。推进“科教+实践”,动物医学标本馆入选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实景课堂”案例,入选学校“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课题立项,入选首批“中国AV无码国产场馆育人联盟成员单位”;获校级“青年五四标兵个人”“青年五四标兵集体”各1项。
筑矩阵强机制,双甲子文化育人增成效。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校院累计审核发布新闻137篇,公众号、企业号推送308篇,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官媒以文稿、视频等形式报道超20次,有效扩大影响力。同时构筑“2+1”文化建设机制,打造“优秀文化传承育人工程”“兽医文化创新育人工程”与“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开设“名师风采录”等特色栏目,举办百廿院庆启动仪式、成立校友会,创建校庆专题网站和“百廿动医薪火共燃”主题栏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全面强化论坛活动审核,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精准引才储备,梯次培育蓄势强动能。上半年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2人、青年研究员3人、优秀人才6人,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蓄水池”。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新招收博士后20人,为科研创新注入新活力。扎实推进人才推荐工作,上半年推荐2人申报“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推荐4人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推荐2人申报国家级青年人才储备计划A类项目,为高层次人才储备奠定基础。4名博士后入选“博新计划”。同时,优化人才成长生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初步形成“领军引领、骨干支撑、青年蓄能”的梯次发展格局。
三维联动拓源,推动生源质量提升。在校学生回高中“薪火相传”,川贵校友与母校深度联动,形成“高校-高中-校友”三维联动的招生合力。截至6月份,累计开展招生咨询活动96场,深入四川、贵州26个地市,40余所重点中学集中开展高密度驻地咨询和科普宣讲,深化“学院教职工全员参与、咨询服务全程在线、宣讲活动全面覆盖”的招生工作长效机制。
专业引领AI赋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进一步发挥牵头的教育部兽医公共卫生“101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深化智慧课程建设改革,《兽医流行病学案例分析》《兽医公共卫生管理与法规》纳入“百门课程面对面”专项行动,面向全国专业布点院校直播;8门本科生课程开展AI智能课程建设,1门研究生“AI+教学”试点课程建设进展顺利,组织培训研讨3期;组织申报2项校级“学科专业+AI”课程建设项目,1项进入答辩。完成333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首批工程硕博士专项研究生入企实践。强化培养环节管理,举办第十届博士生学术论坛、第六届研究生科研数据记录大赛,严把质量源头关,学位论文评阅优秀率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获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博士、硕士各1篇。导师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完成导师分类招生资格审核;组织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夯实育人根基。
谋篇布局驱动发展,平台提质创新担当。优化学科布局,广泛调研,谋划强国建设目标下兽医学科十五五发展,成立临床兽医学部,推动临床兽医学科发展,制定兽医学《2025年“双一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集中期申报各类国家基金项目103项,比去年增长24%。开展有组织科研,积极推动产学研交叉融合,组织举办10期“创新、交叉、发展”系列产业论坛及学术沙龙。截止至5月已发表SCI/EI论文142篇,自然指数期刊发布论文4篇,在Cell 杂志发表研究成果1篇。
持续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运行良好,获批国家投资3400余万元;立项开放课题8项。海南“全健康中心”通过评审,取得中国计量认证(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小动物医学研究与诊疗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顺利,计划10月投入使用。
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平台网络,获得2项校级建设对口支援引导专项;新增获批3个教授工作站,深化东西部协作帮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北农集团、青岛易邦等企业推进合作,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2项。
拓宽国际视野,聚焦开放合作架桥梁。主办2025年第十届动物与环境中的抗生素耐药性研讨会(德国)、举办小动物医学大会暨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AVDC)等国际学术会议,汇聚全球专家共探行业前沿。美国密歇根州农业和农村发展厅社区参与处处长来访,爱荷华州立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受邀开展系列英文沙龙。教师出访多国,与国际顶尖科研院所深度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持续深化。国家留学基金委卓越临床中兽医药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启动招生。牵头承担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引进来”项目,组织埃及20余名高校师生来校参加“中兽医学国际夏令营”。英文期刊One Health Advances(OHAD)被全球知名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融入国际学术传播体系。
学院将继续对标学校重点工作任务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增强学科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办学资源拓展及优化,传承学科精神,扩大国际影响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学校120周年华诞献礼!
素材提供:动医学院
编辑:欧阳永志
责编: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