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笃行 | 烟台研究院:以改革提质量 以服务强地方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更是全校上下积极迎接建校120周年的喜庆之年。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立足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统筹做好“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布局,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为系统总结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成效,科学谋划下一步工作,持续推进学校重点工作走深走实,特开设“同心笃行”新闻专题,聚焦各学院(系)推进落实学校重点工作任务的亮点和成效,共同绘就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画卷,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建校120周年。

2025年上半年,研究院紧紧围绕学校“8+2”行动计划部署,以推进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契机,以改革提质为主线,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核心,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地方发展新格局。

提高政治站位,聚力加强党建思想工作

研究院党委深入推进教职工思想引领和理论学习质量提升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核心主题,依托“理论学堂”“学习强国”“灯塔”等平台开展专题学习4次,引导师生开展常态化理论学习。持续推进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全覆盖 双提升”工程,开展指导教育共建等活动15次。建强“双带头人”队伍,加快推动“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支持教师支部引领课程思政改革、乡村振兴实践项目及学生党支部“党建+”活动品牌建设。

研究院党委狠抓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规范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机关、润泽书院分党委班子。以重点工作提醒、双周工作督促等方式,跟进督导基层党组织规范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三会一课”225次,评选优秀党员337人。推动实施“五星联创”工程,15个支部获“五星级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5期,培训697人次,发展党员77人。

研究院党委高质量开展学习教育。制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将“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的要求落到实处。举办专题读书班2期、专题报告及警示教育3次,各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次,党组织书记讲党课42次,班子成员讲党课6次,查摆整改问题6条,重点推进7项“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

研究院党委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及舆情会商制度,强化舆情信息收集和研判。严格落实“一会一报”,审批各类讲座论坛报告会25项。加强舆情队伍建设和舆论阵地管理,完善“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内控管理,落实三级风险点防控制度,排查廉政一级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大会暨警示教育大会,开展警示教育及培训2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54份,开展各类监督13次。

坚持铸魂育人,聚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新增生物质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伴侣动物方向)、生物工程(营养与健康方向)、城乡规划、酿酒工程5个本科专业,实现水产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渔业发展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首批招生。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相关备案工作顺利完成。

以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专业人才为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体系优化升级,在外语类核心课程中规模化应用AI工具,技术赋能教学取得突破。系统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新增3项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强教学视导与质量监控,稳步推进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深入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价”机制。开展课程思政专项行动,启动课程育人大纲编写。聚焦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能力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开展专题讲座及培训5次,推动教师综合素养提升。

以学生为中心,做实做细做优学生工作。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学生社区建设,发挥“启新”育人工作室功能,创新“学生服务轮岗制”,依托“启喻学堂”“五色土”社区课堂等平台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及心理辅导,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五色土”社区课堂作为学生管理优秀案例上报教育部。构建“学业-就业”帮扶机制,开展各类活动30余场。持续深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开展297人次、2155小时志愿服务。

烟台研究院承办学校“蓄力计划”辅导员培训

强化生源提升行动,聚力推进招生宣传实效

以生源提升行动为准则,有序推进招生宣传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组建由师生和校友参与的工作队伍。因地制宜构建特色宣传体系,实施网格化精准宣传,走访中学67所。通过驻地咨询、专题讲座、电话答疑等多种方式,为考生及家长提供精准高考招生咨询服务173场次。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本科招生人数增至1000人,同比增加350人;专业学位硕士录取1163人,较2024年增加177人。

深化国际合作,聚力提升办学发展质效

以国际化合作工作新质效,推动研究院高质量发展。成立研究院国际合作办学工作专班,推进各项合作办学进程。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达成联合培养合作共识,形成课程衔接协议初稿;与新西兰梅西大学进行深入沟通,完成部分领域专业课程比对;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将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持续拓展海外访学项目,选拨10余名学生赴英国萨里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参与夏季访学项目,重点打造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等精品访学项目。

梅西大学常务副校长特雷·戴利(Tere McGonagle-Daly)率团访问烟台研究院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科研与社会服务成效

持续加强省、市、院三级科研平台和基地建设,优化科研设施设备,健全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监督管理机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牵头成立山东省数字渔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体系,推动数字渔业关键技术转化与应用。发挥科研创新团队作用,新增科研项目20项,合同金额835万元,较2024年同期立项数量增长84%。

烟台研究院牵头成立山东省数字渔业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聘书

初步形成以研究院为指导、科技小院和教授工作站为输出、乡村振兴示范区为辐射的社会服务网络,新增现代设施农业、滩涂与湿地渔业、现代生态农业等方向的科技小院。启动“中国AV无码国产科技成果展示与技术交易中心”项目筹备工作,促进更多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发展。突出科技帮扶特色,围绕组织共建、规划发展、科技武装、产品直销、文化提升等领域,系统化推进包村帮扶工作。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人才专题培训200余人次,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坚持精管善治,提高内部治理和服务保障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服务机构“大部制”改革,初步构建高效运行规章制度体系。同时,完善“教代会”制度建设,发挥民主管理作用,立案6件。持续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优化财务报销制度,建设线上会计资料使用申请流程,实现高效化财务管理。拓展经营性资产经营范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及收益。聚焦师生关注问题,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126件。

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实验室分级分类和危险源分级管控体系,修订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巩固提升三级联动实验室安全管理成效。坚持广开财源理念,建立增收节支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扩大服务性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完善师生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项服务保障制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改善基础办学条件。有序推进科创大楼建设,启动校园道路整修、新建学生公寓建设及校园规划修订等工程。启用智慧农业工程中心,改善气象学、工程测量、设施农业构造及水循环系统实验条件。完成近两千平科研实验室改造,推进博士、硕士点实验室建设,实验软硬件条件不断得到优化。

精心筹备校庆系列活动。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筹备成立研究院校友会,加强与学校山东校友会联系。举办美食交流、音乐会、后勤开放体验日等特色校庆活动,启动“校友林”“老校门”建设,营造“知校、爱校、荣校”的浓厚校庆氛围。

烟台研究院举办山东校友捐赠老校门奠基仪式

下一步,烟台研究院将继续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持续完善新增本科专业、学位授权点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设施建设,推进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进程,多措并举提升培养质量。加大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力度,促成更多示范区、教授工作站或科技小院落地烟台。加快推进科创大楼建设项目立项,力争开工建设,进一步满足科研需求。研究院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强化服务地方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新篇章。

素材提供:烟台研究院

编辑:蒋晓彤

责编:李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