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院士指导资源环境科学拔尖创新班“争做先锋大讨论”主题班会

8月29日,首届资源环境科学拔尖创新班(资环2501班)于东区图书馆培训室开展“争做先锋大讨论”主题班会。中国工程院院士、资环2501班荣誉班主任张福锁全程参加并与新生深入交流。资环学院党委书记王雯出席会议,资环2501班班主任张林主持班会。

图片1.jpg

早在同学们入校报到前,张福锁院士就给拔尖创新班全体同学致信,信中激励新生“赶上了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嘱咐新生“向父母家人、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请教学习”,并约定“将在第一时间与你们每个人见面交流和讨论未来计划”。因此,同学们在班会上少了一些陌生,多了一份热情。有的分享了选择资环拔尖创新班的初衷,有的表达了从高中起就对科技小院的了解和向往,有的结合在家乡看到的绿色转型发展谈到“愿意做很难但是有意义的事”,还有的讲述了对“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理解与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渴望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投身国家建设,真正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2.jpg

张福锁院士认真听取学生分享后,为同学们“有初心、有动力”投身资源环境科学的学习表示欢迎。他结合自己在全国各地开展工作了解的情况,交流了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在不同区域、不同生产生活场景中的重要价值,指出资源环境科学是一个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学科,需要在“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与生产实际结合、与自然规律结合,在“看天看地看庄稼,看山看水看人家”中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而今年首次开办院士班,就是希望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元的知识体系和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今年是学校双甲子校庆之年,张福锁院士在交流中也结合个人高考研考、赴德留学、科研报国的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资源环境学科发展史中的一系列小故事,从腐殖酸研究、到改进造纸工艺、再到为国防研发水培蔬菜技术等,鼓励大家勇于跨界、敢于创新。同时,他也叮嘱同学们,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知识”变得简单,这就更要求大家把“知识”转变为“认知”,转化为更大格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面向大学生活乃至更长远的未来,张福锁院士给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立大志向,下决心为更多的人、在更大的范围做更大的贡献;二是要珍惜时间,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多花时间和优秀的人交流,形成优秀的团队;三是要刻苦努力,坚信“不下苦功夫成不了才”;四是要坚持不懈,“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比最聪明的人更成功”。

图片3.jpg

班会最后,张福锁院士向同学们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毛泽东的读书人生》等书籍,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提议同学们通过开展读书会、记录成长日志等方式“积跬步以至千里”。与会同学纷纷表示,将牢记院士嘱托,以“解民生、治学问”为己任,在学习科研中践行“自找苦吃”的精神,争取早日成长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先锋力量。

图片4.jpg

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尹蛟、拔尖创新班教学班主任张俊伶、教师代表温智辉、专职辅导员林宇杰等,与资环2501班全体同学共计二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班会。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孟祥慈

责编:武慧媛

分享